来源:民众期货 2024-05-30 08:32
前两天,教育部专门发了篇文章——
《若何避开“付费内推”“实习生套娃”求职陷阱》
要硅基君说,教育部也是被前两年结业季的求职潮吓坏了,好比有专家说未来三年有3000万高校结业生进入市场,其中有跨越2000万人属于——
慢就业低质量就业。
这词到底啥意思咱也不懂,但一看到“低质量”这词,应届生们能不着急么,一个宿舍四小我私人,就有两个半人就得戴上“低质事情”的帽子。
这时刻,动辄电网烟草铁路石油这种单元的“实习、内推”时机,吸引力能不大么。
不外实在人人也不用着急,这两天各大上市公司年报都出来了,内里详细披露了已往一年员工数目的转变,大规模招聘的企业也不在少数。
硅基君从数据出发,清点了一下去年(2023年1月1日-2024年1月1日)各个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员工人数更改, 看看人人今年投简历该往哪投。
23年员工增进数目最高的行业,依旧是半导体相关,第二名被汽车揽下也是绝不意外。
数据显示,在A股上市的公司中,(根据万得三级行业分类)半导体产物与半导体装备行业员工人数增添最多,到达了13万多,排名第二的是汽车行业,增添了12万6千余人。
早几年,“生化环材”四大天坑专业向来是薪资低、时机少、事情环境差的代名词,可随同着国家意志的转移,基础质料的突破被提上日程。
首当其冲的就是半导体行业对人才的极端饥渴,以往学化学专业的,*的出路可能就是进万华化学,平均薪资23190元。
现在不说那些国际*大厂,中芯国际的研发职员平均薪资也有39000元。
与之类似,中国新能源车行业领跑全球早已是共识,产业扩张之下同样也会吸纳更多就业。
在员工数目流失方面,保险、房地产治理和开发、专营零售,排名前三,员工依次削减了67686、42560、25151人。
这三个行业的惨状属于意料之内。
保险行业近几年缩短严重, 凭证《险企高参》报道,保险业职工职员近四年连年下跌,总人数降幅已经跨越13万。
而房地产治理和开刊行业不用多说依然没回过气来。
专营零售主要是一些销售非必须的公司,像主营电器的苏宁易购,员工削减了13万余人。主营家装的美凯龙,员工削减了3千余人。
那选什么行业清晰了,简历详细投给哪些公司呢?
实在拆分来看,汽车行业的增进险些就是比亚迪一家孝顺的。
留学生算「留学账」越算越难
数据显示,汽车行业中职员流入数目TOP10的公司中,比亚迪新增员工13万余人,占比近90%,远高于第二名长安汽车的6千余人。
比亚迪这两年扩张速率堪称火箭,近五年员工数目足足增添47万人,员工总数超70万人。
排名第三、四的江淮汽车和福田汽车新增员工也来都跨越了1200余人。
职员流失最多的三家上市汽车公司依次是上汽团体(-8998)、长城汽车(-4928)、广汽团体(-3296)。
若是算上在港股、美股上市的蔚小理、极氪等汽车公司,比亚迪依然是员工增进最多的。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员工人数增进较多,新增了1万2千余人,蔚来增进了6千余人,小鹏汽车则削减了2千余人。
不外理想最近在裁员,听说高达上万人,前段时间特斯拉也在大裁员。
以是与其说是汽车行业在扩张,不如说是比亚迪在扩张更为合适。
2023年,海内新能源车市场内卷加剧,而比亚迪迎来岑岭,与昔日的竞争对手拉开了显著差距。
2023年财报显示,比亚迪营业收入6023亿元,净利润300.41亿元,同比增进80.72%,是上汽团体(141亿)的2倍还多。整年销售高达302万辆,同比激增61.9%,首次冲进“全球前十大车企”行列。
半导体行业这边,职员更改对照平均,没泛起比亚迪这样的极端情形。天合光能(19954)、晶澳科技(17667)、通威股份(15192)三家公司流入员工数目TOP3。
半导体行业和汽车行业职员扩张较快的公司都有一条主线——碳达峰碳中和。
新能源车自然不用多说,而半导体行业这边的公司,基本都是光伏行业的巨头。
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,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壮大推动力和倒逼气力,现在绿色能源的上下游行业、公司借着这一东风都在快速扩张。
什么类型的员工流入最多呢?
——生产员工。
优异的手艺职员虽然可以以一抵百提升效率,但真正吸纳就业的照样流水线。
数据显示,无论是汽车行业照样半导体行业,生产职员增进占比都*。比亚迪新增了8万余生产职员,占新增员工的62%,而新增的手艺职员只占21%。
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经常泛起冰火两重天的情景,一边是产能不足消费者提不到车,另一边是车辆库存积压,产能过剩。比亚迪就是前者,因此会大量招聘生产员工。
而其他车企产能较为稳固,因此相较于比亚迪,生产员工新增人数不多,更注重手艺上的提高和突破。像长安汽车、江淮汽车、福田汽车,他们在手艺职员上的投入比生产职员多。
不外真正吸纳就业的,照样那些“天真就业”事情——
2023年,美团骑手数目增添了114万人,是比亚迪的9倍。
————民众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