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民众期货 2024-08-01 16:24
一面是天下化时间窗口的关闭,一面是高端化升级的天花板压力,珠江啤酒想要重回啤酒一线阵营并不容易。
1、超预期的中报业绩
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中报业绩预告,让幽静许久的珠江啤酒重新回到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视线。
7月10日晚间,珠江啤酒宣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。通告显示,2024年上半年,珠江啤酒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.76亿元-5.31亿元,同比增进30%-45%;扣非净利润预计4.36亿元-4.87亿元,同比增进30%-45%。
此前一季报数据显示,2024年1-3月,珠江啤酒实现净利润1.21亿元,扣非净利润为1.04亿元。由此盘算,二季度珠江啤酒归母净利润约为3.55亿元-4.10亿元,同比增进27%-47%;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3.32亿元-3.82亿元,同比增进26%-45%,大幅超出市场预期。
在消费板块被普遍看衰的当下,珠江啤酒大幅增进的半年报业绩成为忧伤的一抹亮色。财报宣布越日,珠江啤酒大涨8%,盘中一度涨停,并动员整个啤酒板块大涨5%。
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,在消费低迷的大靠山下,海内啤酒产销量显示连续低迷。进入到2024年,餐饮苏醒缓慢以及雨水天气较多等因素影响,海内啤酒销量依然未见转机。凭证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4年6月,天下啤酒产量为411.0万千升,同比下降1.7%,这也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啤酒产量延续4个月泛起同比下滑。
在此靠山下,龙头啤酒企业一季度销售普遍承压,其中百威亚太、青岛啤酒营收均泛起同比下滑,重庆啤酒、燕京啤酒营收也仅为个位数增进。
横向对比来看,珠江啤酒一季度显示还算可圈可点。此前一季报数据显示,2024年1-3月,珠江啤酒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划分同比增进7.05%和39.37%,利润端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。
对此,珠江啤酒在业绩相同会中示意,只管中国啤酒行业竞争猛烈,但啤酒消费的结构性升级存在生长空间。公司将顺应高端啤酒生长趋势,促进公司产物升级。2024年*季度,公司产物结构连续优化,高等啤酒产物销量同比增进15.05%。
根据产物价钱划分,珠江啤酒主营营业共分为高等、中档及通俗化产物三部门。其中,高端产物主要包罗纯生啤酒和雪堡啤酒,中档产物主要为零度啤酒,通俗化产物主要为小麦啤酒等传统啤酒。
年报显示,2023年,珠江啤酒公司实现啤酒销售51.49亿元,其中高等、中档及通俗化产物实现营业收入划分为34.26亿元、13.99亿元、3.24亿元,同比增幅划分为15.12%、-0.59%、5.32%,高等产物增速最快。
此外,珠江啤酒销售集中在华南区域,而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的领头羊,消费能力、产物结构要优于天下,这也让珠江啤酒的高端化升级有了相对优势。
年报显示,2023年,珠江啤酒共实现营收53.78亿元,其中来自华南区域的营收为51.10亿元,同比增进10.54%,收入占比高达95%;其他区域营收仅为2.68亿元,同比下滑12.24%,收入占比不足5%。
不难看出,珠江啤酒销售高度集中在华南大本营,这也导致其销售规模显著不及竞争对手。2023年,百威亚太、华润啤酒、青岛啤酒、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营收划分为493.59亿元、389.3亿元、339.4亿元、148亿元和142亿元,五强总合计份额已经跨越90%。
根据销售额排名,珠江啤酒2023年啤酒销售额(51.49亿元)可以排在行业第六位,但仅相当于行业第五燕京啤酒的三分之一,基本失去了“五强争霸”的资格。
现实上,在中报业绩预告宣布之前,珠江啤酒在二级市场上已经幽静许久。住手业绩宣布日当天收盘,珠江啤酒总市值仅为160亿元,险些与公司上市当月(2010年8月)的收盘价持平。这也就是说,珠江啤酒股价已经遭遇到14年不涨的尴尬,背后则是公司从“华南王”沦为二线地方性啤酒品牌的无奈。
2、北有青啤,南有珠江
对熟悉中国啤酒产业生长历史的人来说,珠江啤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。
资料显示,珠江啤酒最早确立于1985年,前身为广州市珠江啤酒厂。1997年,珠江啤酒从德国引进低温膜过滤手艺,率先研制生产出海内*瓶纯生啤酒,率先开启了海内啤酒消费的纯生时代。据称,2000年前后的一段时间,广东省内大街小巷都有珠江啤酒的绿色空瓶子,险些容不下省外啤酒。而从广东到上海,都把喝“珠江纯生”视为一种时尚。
自此,“北有青岛,南有珠江”的说法就在啤酒行业撒播开来,珠江啤酒也由此奠基了自身“华南王”的江湖职位。
不外,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,外资啤酒巨头最先加速在海内攻城略地。另一方面,国产物牌青岛、雪花加速南下建厂与并购扩张。资料显示,单是1996年到2001年时代,青岛啤酒就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。
内外加击之外,珠江啤酒的大本营市场逐渐失守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珠江啤酒顺势提出了“南固,北上,西进,东拓”的八字目的,将天下化结构提上日程。不外,面临资源、品牌实力都显著强于自身的外资品牌,珠江啤酒的天下化结构很不顺遂,最终只能草草收场。
奥运会没有小企业的事儿
另一方面,为了牢固连续遭到蚕食的大本营市场,珠江啤酒自动向比利时啤酒巨头英特布鲁出售了公司24%的股份,珠江啤酒由此变身为合资品牌。事与愿违的是,乐成牵手英特布鲁的珠江啤酒并没有实现整合大华南市场的愿望,甚至连广东大本营也逐渐失守。数据显示,早在2007年,珠江啤酒营收就到达37.33亿元。三年之后的2010年,珠江啤酒营业收入仅为30.53亿元。
有剖析以为,作为一家典型的地方国企,珠江啤酒在机制、治理、决议等方面具有欠缺,这也让二股东英特布鲁难有施展的空间。另一方面,英特布鲁在与珠江啤酒互助之前,就已经在中国收购了16家啤酒公司,自身精神也较为有限。
幸运的是,销量的下滑并没有阻碍珠江啤酒的上市之路。2010年8月,珠江啤酒乐成在深交所挂牌,并召募资金4.06亿元。
上市之后,珠江啤酒再次提出了天下化的口号,先后在广西、湖南等多地建厂。数据显示,2010年-2012年,珠江啤酒其他区域(华南以外市场)销售收入由4.27亿元增进至6.31亿元,并动员公司总营收由30.53亿元增进至34.75亿元。
然而,省外工厂的设立只是给珠江啤酒带来了营收规模上的增进,盈利能力却很不乐观。2010年-2012年,珠江啤酒净利润由9130.99万元下滑至5096.12万元,扣非净利润则由8786.35万元下滑至-284.25万元。也就是说,激进扩产三年之后,珠江啤酒反而陷入了亏损的田地。
2013年最先,海内啤酒销量见顶回落,珠江啤酒非华南区域销售额也最先大幅下滑。至2017年,珠江啤酒其他区域销售收入仅为1.83亿元,尚不及2010年同期的一半规模。其中,河北、湖南等外省工厂均陷入亏损状态。至此,珠江啤酒彻底沦为二线地方品牌,在非广东大本营市场鲜有存在感。
3、二次混改远景几何?
自上市以来,珠江啤酒投资扩产不停,牢靠资产一起攀升。住手2016年终,珠江啤酒牢靠资产余额高达35.51亿元,较上市之初增进近10亿元。另一方面,由于部门工厂亏损严重,珠江啤酒现金资产不停被消耗,资产欠债率不停攀升。住手2016年终,珠江啤酒资产欠债率到达45.95%,钱币资金仅为1.32亿元。
在此靠山下,珠江啤酒提出了“二次混改”的口号,效仿青岛啤酒引入复星国际的模式举行混改。2017年3月,珠江啤酒通过定向增发引入“广州国资生长控股有限公司”、英特布鲁国际等几家特定战略投资者,并召募资金43.12亿元。凭证公司设计,召募资金将用于现代化营销网络建设及升级项目、O2O销售渠道建设项目、啤酒产能扩大及搬迁项目、精酿啤酒生产线及体验门店建设项目等8个项目。
然而,从项目进度来看,珠江啤酒上述8个募投项目希望并不顺遂。住手2023年终,珠江啤酒召募资金答应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2.21亿元,整体进度约为50%,其中只有南沙珠啤二期年产100万kl啤酒项目投资进度到达99%,而湛江珠海项目、精酿啤酒生产线及体验门店建设项目等项目累计希望险些为0。
值得一提的是,珠江啤酒“现代化营销网络建设及升级项目”原设计投入召募资金8亿元,后将拟使用召募资金金额大幅降低至2.28亿元。住手2023年终,该项目希望为82.98%,7年时间仍未完成营销网络的建设。
现实上,随着啤酒行业进入到红海市场,珠江啤酒实现天下化扩张的时机并不大。数据显示,2017年-2022年,珠江啤酒来自其他区域(非华南区域)销售收入由2.01亿元增进至3.05亿元,始终不及2010年度同期水平。2023年,珠江啤酒非华南区域销售收入下滑至2.68亿元,收入占比跌破5%。
在天下化结构推进不力的困局下,珠江啤酒选择加大了对广东大本营的投入,并将高端化转型提上日程。2019年,珠江啤酒推出高等价位产物97纯生,有力动员了公司纯生类销量增进和结构升级。2020年-2022年,珠江纯生系列产物销量复合增速到达11%,高等产物营收增速显著高于公司整体营收增速。
随着高等啤酒销量的稳步提升,珠江啤酒营收实现了平稳的增进,净利润水平也有显著的提升。数据显示,2017年-2023年,珠江啤酒营业收入划分为33.49亿元、35.09亿元、37.6亿元、40.4亿元、43.8亿元、49.28亿元,净利润划分为1.85亿元、3.66亿元、4.97亿元、5.69亿元、6.11亿元和5.98亿元。
不难看出,混改落地后珠江啤酒净利润增幅显著高于其营收增幅。这其中,一方面是源于低基数效应,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利息收入的大幅增进。
事实上,由于募投项目一再推迟与延期,珠江啤酒“节约”下来的召募资金为公司孝顺了不菲的利息收入。2018年-2023年,珠江啤酒利息收入均保持在2.2亿元上,在公司净利润中的孝顺度跨越30%。
由此不难看出,珠江啤酒已往几年业绩的增进有一定虚高的因素。未来,随着募投项目的推进,公司利息收入也许率会进入到下行模式。彼时,珠江啤酒难免会进入到“财政卸妆”的模式,这也是公司股价十年不涨的深条理缘故原由。
另外,在当下啤酒消费走弱的靠山下,过往啤酒企业通过高端化“以价换量”的逻辑正面临新的挑战,这从百威亚太中国区收入销量双双承压就可以看出来。而从营收组成来看,珠江啤酒高等啤酒收入占比已经到达63.70%,未来提升空间也较为有限。
显然,一面天下化时间窗口的关闭,一面是高端化升级的天花板压力,珠江啤酒想要重回啤酒一线阵营并不容易。对投资者来说,这绝非一份中报业绩就可以彻底取消的疑虑。迟迟走不出华南大本营的珠江啤酒,该若何阻止被边缘化的运气?
————民众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