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众期货咨询热线

行业动态>>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 >
谁在主宰茶饮江湖的隐形战场?-国际原油

来源:民众期货  2025-04-10 10:29

上月底,茶饮人最盛大的行业展会之一“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”落下帷幕,万款新品首发,超30万人聚集,大家在这里寻找2025的新方向。

其中一点,都指向了新式茶饮。

3月蜜雪冰城的上市,更是给茶饮市场带来了一场狂欢,1.84万亿港元的认购价金额,刷新港股历史纪录,市值逼近千亿大关。但狂欢背后,鲜为人知的是:它竟然不靠卖茶赚钱!

同奈雪的茶、茶百道、古茗、霸王茶姬等耳熟能详的品牌一样,蜜雪冰城等拥有千家万店的茶饮新势力,*的秘密都“藏“在供应链里。

01

茶饮江湖真相:狂欢背后的供应链推手

过去几年内,国民级“续命神器”的茶饮(主要指奶茶)品,迅速捕获了年轻人的胃,一份来自权威机构披露的《解锁奶茶新绿意》的报告显示:中国人每年喝掉了超过213.1亿杯现制茶,相当于平均每秒676杯。

偌大的消费市场,促进了新式茶饮市场的井喷式发展,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新式茶饮门店数量超60万家。

得益于新生代人群“新式茶饮消费”习惯的形成,各品牌加速扩张门店、加快探索下沉市场,预计到2028年新式茶饮市场有望突破至4000亿元。

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直接带动了一批茶饮品牌的飞速发展。

以最近登陆资本市场的蜜雪冰城为例,其在招股书中直言,蜜雪冰城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出售门店物料,包括食材、包材、设备等,在去年前9月,这些合计销售收入为182.2亿元,对营收的贡献超过九成。

只是,为什么蜜雪冰城能靠这些赚钱?真相或许就藏在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里。

从具体细分方向看,新式茶饮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料、设备及包装材料供应环节,中游主要为生产加工环节,下游则为销售流通环节。

无论是外包还是自建的供应链,茶饮品牌的利润和成本,也都直接受上述各个环节的影响。

还是以蜜雪冰城为例,公开信息显示,蜜雪冰城目前在河南、海南、广西、重庆、安徽拥有五大生产基地,依托于这些基地背后的供应商辅助、全球采购网络和冷链物流服务商,蜜雪冰城将核心原料自产率提升至60%,包材自产使成本降低50%,且其97%的内地门店基于冷链网络实现了快速食材及设备的配送。

这样的现象在业内自然不是孤例。

随着新茶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容,对于环保低碳的餐饮具需求大增。蹭上新茶饮风口的恒鑫生活一举拿到了喜茶、古茗、益禾堂、蜜雪冰城、Coco都可茶饮等多家连锁品牌的订单。

此外,茶百道也曾构建“从枝头到杯口”全链路,即芒果从攀枝花果园采摘后,通过一些运输供应提供者,实现12小时内直达全国门店,冷链温度波动不超过0.5℃,从而保证了门店的产品稳定和品牌的持续发展。

2023年年底,茶百道与霸王茶姬就走在了一起,共同出资成立了四川容尚佳合科技有限公司,探索在供应链上进行合作。去年3月、11月,沪上阿姨也成立了上海和重庆等城市的供应链管理企业。

而依托供应链方面积累起的资源优势,一些茶饮品牌迅速发展,并成为其茶饮产品标准化与口味创新的支撑。

如,古茗、喜茶、霸王茶姬等品牌依托于茶园、果园,通过供应商的原料(如贵州梵净山茶园、广西槟榔芋基地),优化了产品口味。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、营收突破40亿元的霸王茶姬,其王牌产品正是轻乳茶。

无独有偶,今年春季茶百道推出的"桑葚系列"饮品,就使用了其桑葚果园的食材,并创下了三天消耗10万斤桑葚的纪录。

根据红餐大数据公布的茶饮品牌上新数据,去年上半年茶饮品牌共上新971款产品,平均每个品牌每个季度约上新11个产品,有力地佐证了原材料供应对产品口味的突破。

而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门店数量的增长,吃到螃蟹的不只是茶饮品牌自身,一些藏在背后的外部主流供应商也浮出水面,并向着IPO发起冲刺。

2021年4月,主要为茶饮连锁品牌提供植脂末的佳禾食品在A股上市。

2022年2月,主要提供赤藓糖醇等代糖产品的三元生物在深交所上市。

2022年7月,为肯德基、必胜客、麦当劳等提供调味料的宝立食品在A股市场上市。

2023年2月,提供原料果汁给奈雪的茶、沪上阿姨、茶百道等的田野股份在北交所上市。

以田野股份为例,作为诸多茶饮品牌的优质供应商,其之前的招股书曾披露,其在2021年全年就足足挣了4.59亿元,同比增长72.57%,净利润更是高达6517.76万元,同比增长210.34%。

从这个角度看,供应链与茶饮品牌之间,也是相互成就的关系,也就是说,普通人每喝一杯奶茶,供应商和茶饮品牌们,都可以“捞”上一笔。

02

甜蜜中的供应链体系也“暗流涌动”

连续完成A及A 轮融资,星尘智能获锦秋基金、蚂蚁集团等领投

看似一派欣欣向荣的茶饮市场, “内卷”在茶饮供应链中已成为心照不宣的事实,尤其是一些非品牌自建的供应商。

“为了拿下一些订单,我们有时候也不得不采取一些降价措施,现在这块蛋糕太大,大家都在挤破头想吃到红利”,一位接近茶饮供应链行业的人士告诉潮汐商业评论。

具体看,供应链行业十分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:供应链产能过剩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,压缩了行业的利润空间。

事实上,供应链产能确实正在走向过剩。这源于新茶饮品牌扎堆自建供应链,比如古茗、茶百道、沪上阿姨等学习蜜雪冰城的模式,均布局原料生产基地,导致行业产能过剩,议价能力下降。单是茶百道,2024年5月,就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建了一个6000余平方米的茶叶包装工厂,年产能达5000吨。

雪上加霜的是,奶茶行业本身的门店生存危机更是对供应商们造成了另一重压力。

根据《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》显示,新茶饮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98亿元,并且连锁化率整体稳定。然而,尽管市场规模在扩大,但增速有所放缓。红餐大数据显示,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为1757亿元,增速降至8.2%。

加之一些品牌的“低价策略”,倒逼全行业压缩成本,部分中小品牌因无力承担供应链投入而陷入困境。

“有的县城,蜜雪冰城的柠檬水等系列可以卖到4元一杯,这对我们其他本地化品牌简直就是血砍”。一位浙江的奶茶店加盟商表示。

据《中国经营报》和壹览商业统计,去年前几个季度,诸如书亦烧仙草之类的25家新茶饮连锁品牌的新开门店数量与上月相比减少568家,新开门店总量环比减少22.48%。

这还不止,外部跨界者也来势汹汹。

2024年,瑞幸、星巴克凭借咖啡自身的供应链基础切入该赛道,瑞幸以“9.9元价格战”冲击新茶饮市场,星巴克则把枪口直接瞄准霸王茶姬的王牌产品,推出轻乳茶系列产品,一杯*售价29.9元,直指中高端新式茶饮市场。

甚至于连绝味鸭脖这种与茶饮市场打不着边的企业,也想依托成熟供应链推出均价仅7元的现制奶茶,试图分一杯羹。

一时间,从“茶料、茶精”再到“牛奶、鲜果、现泡茶”,从设备再到冷链洞藏,似乎大家都看懂了供应链里面的生意经,同质化的包装、口味倒逼价格汹涌而来。

以上种种,使整个产业链如同一个锅里的蚂蚱,被烫地无所遁形,深处其中的供应商自然也不例外。

那些靠着头部客户过日子的供应商们更是“深受其害”,而这直接体现在了他们的业绩上。例如,主要生产原料果汁、速冻果蔬田野股份把业绩下跌的因素总结为“个别客户流失”,其毛利率则从2021年的29.16%下滑到了2024年上半年的25.64%。

即使那些自建供应链的茶饮品牌,也依然难逃竞争的压力。随着加盟商管理难度增加,一些新式茶饮的部分门店往往因总部补贴不足退出促销活动,暴露出供应链协同的短板。

潮汐商业评论不禁好奇,新茶饮供应链的下一步棋究竟该落向何方?

03

出路,茶饮供应链要回归需求与生态

从整个茶饮供应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:让消费者喝得好、供应商们挣到钱、茶饮品牌财务数据好看的三方共赢局面是大家共同的追求。

但就外部供应商而言,解决需求转型却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任务。

这些供应商长期以来为头部的茶饮品牌生产,而在自建供应链的趋势下,供应商们不妨试着把一些生意瞄准本地化品牌,例如书亦烧仙草这些非全国化的企业,这些相对较小的品牌没有*的实力构建全栈式供应链,自然成为外部供应商们需要更加注重获取的客户。

C端市场或许也不失为一条好出路。

比如,牛奶供应商皇氏集团就推出过奶茶品牌“在桂里”,直接下场卖起了奶茶,开始抢茶饮客户的生意;佳禾食品也曾表明,要加大押注面向直接消费者的咖啡业务。

站在更高行业视角来看,健康化与原料升级也是一个趋势。

茶百道就曾“超级蔬食”系列主打0添加,古茗推广A2牛奶,喜茶标注产品卡路里,迎合消费者对“清洁标签”的需求。

其背后都是原料供应链的深度变革,在本次上海展会期间,专注食品行业41年的紫山集团负责人就认为:“原生态无添加,为客户解决健康营养的问题,这个才是食品类茶饮类产品能持续发展的方向。”

当然,向内求效率,也是一种看似传统却相对有效的商业策略。在AI驱动供应链优化的大背景下,有的品牌利用“智能补货系统”减少20%原料浪费,蜜雪冰城数字化仓储覆盖90%县级区域。

外部供应商们显然可以朝着“降本增效”发力,为利润寻找新的内部出口。

甚至在未来,不排除一些茶饮品牌会与供应商合资建厂,共享产能从而降低成本,形成一种互利共享的新生态。

每一杯新式茶饮背后,都藏着供应链里真金白银的秘诀,甚至毫不夸张地讲,供应链曾是茶饮行业爆发的一个引擎,只是在当下拥挤的市场里,寻找新的“增长点”成为了大家都绕不开的挑战。

爱默生曾说过:“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,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。”‌从长远来看,供应链全产业和供应商们或许可以尝试在“健康化、技术化、全球化”中寻找平衡,唯有将供应链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追求,供应链上的同行们才能穿越周期,引领茶饮行业的下一轮增长。




————民众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    

地址:香港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38樓   电话:   民众期货竭诚为您服务
Copyright © 2007-2019 民眾期货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